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陕西日报】我省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发布日期:2011-09-05    作者:    来源:    点击量:7597   分享到:

9月4日,陕西省科技厅在榆林组织有关专家,对由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西安理工大学历经三年联合进行的《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科技成果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在认真审查了相关材料、听取了课题汇报并进行现场考察论证后,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丰富,理论充分,技术先进,具有原创性和重要的推广价值,达到了同类项目的国际领先水平。

毛乌素沙地是陕北长城沿线和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沙地的统称,总面积为784万公顷。在该地区,砒砂岩和沙并称“两害”,砒砂岩,无水坚硬如石、遇水松软如泥,随水大量流失,被誉为“环境癌症”;沙结构松散、漏水漏肥,形不成土壤的团粒结构。因此,这两种物质是导致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围绕土地开发整治、解决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矛盾和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战略,利用实验、试验、观测、模拟等成套技术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分布广泛的砒砂岩与沙的物质特性、胶结作用及其成土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工程示范,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一是首次发现了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结构在成土中的互补性,通过系统开展砒砂岩与沙组合成土实验研究和田间试验,提出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需求的砒砂岩与沙组合配方;二是在实验和田间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生态脆弱区水土耦合高效利用模式;三是集成与凝练了砒砂岩与沙组合成土的配方技术、田间配置技术、规划设计技术、规模化快速造田技术、节水高效技术等五项技术,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砒砂岩与沙组合成土的技术体系;四是创新性实施了标准化、规模化的成土造地工程,变砒砂岩与沙“两害”为“一宝”,成功实现了沙地的资源化利用,形成了毛乌素沙地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化经营为一体的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项目体现了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特色,经过多环节的系列试验研究和工程示范,在科学性、规范性基础上积极推广技术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创新沙地整治利用模式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在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和孟家湾乡孟家湾村战胜重重困难,利用该项技术成果,用砒砂岩与沙成土组合进行土地开发整治成效显著。其中,大纪汗村土地整治,从2010年3月立项动工,当年10月竣工,为大纪汗村新增耕地2327余亩。今年4月,经过大地种业土地集约化经营后,预计首次种植的马铃薯亩均产量将达到3000公斤以上,比该村耕地种植的马铃薯产量翻了一番。